人物
时段
朝代

正史類
傳記類
列傳類
史鈔類
褫王照职,籍其家,逮捕。辛丑,赏前御史文悌知府。壬寅,黄遵宪以疾免,赏李盛铎四品京堂充出使日本大臣。 陈宝箴
以滥保夺湖南巡抚任。癸卯,诏疆臣饬吏治,培人才,开财源,修武备,举劾牧令,整齐营规。诏言责诸臣指陈国
理陆军贵胄学堂,以贝勒载润代之。癸巳,增置热河隆化县。乙未,宪政编查馆上禁烟条例,颁行之。复故前湖南 巡抚陈宝箴
原官。丙申,宪政编查馆上禁买卖人口条款。戊戌,法部上法官惩戒章程。己亥,宪政编查馆上京师地方自治选举
深秀、军机章京谭嗣同、林旭、杨锐、刘光第弃市,致靖以党附下狱禁锢,复追论原保诸臣罪。御史宋伯鲁、湖南 巡抚陈宝箴,
开缺户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翁同龢,俱削官永不叙用。礼部尚书李端棻谪戍边,内阁学士张百熙下部议处。其他言
以臣等议定即勘估兴工,不敢拘泥成规,往返迁延,致误事机。」上韪之,并遣前山西布政使绍諴、降调浙江按察 使陈宝
箴、前山东按察使潘骏文迅赴郑工,随同河督成孚、豫抚倪文蔚襄理河务。时工赈需款钜且急,户部条上筹款六事
州后路要冲,令培元返镇,其所部水师留攻杭州。三年,杭州复。培元丁母忧归,遂不出。光绪十七年,卒。湖南 巡抚陈宝箴
疏陈培元战绩,赐恤。

论曰:自湘军水师兴,而后得平寇要领。后又设淮扬、太湖两水师,平吴及浙西赖其
,黔境平。文韶绘苗疆要塞图,上之朝。十一年,除真。宁远莠民倡乱,耒阳朱鸿英复妄称明裔构众,先后檄道员 陈宝箴
讨平之。光绪元年,遣总兵谢晋钧平新化、衡、永土寇。抚湘六年,内治称静谧焉。入权兵部侍郎,直军机。会岁
请下吏严议,发金满黑龙江、新疆安置。尚书彭玉麟数辞官不受职,劾其自便身图,启功臣骄蹇之渐。浙江按察使 陈宝箴
陛见未行,追论官河南听狱不慎,罢免;张佩纶劾其留京干进, 宝箴
疏辩,盛昱言其哓哓失大臣体,请再下吏议。朝鲜之乱也,提督吴长庆奉北洋大臣张树声檄,率师入朝,执大院君
卷第四百六十四、列传第二百五十一

李端棻 徐致靖(子仁铸) 陈宝箴
黄遵宪 曾鉌 杨深秀 杨锐 刘光第 谭嗣同 唐才常 林旭 康广仁

李端棻
李端棻,字苾园,贵州贵筑 ……致靖褫职坐系,寻定永远监禁,仁铸亦罢官。庚子,联军陷京师,致靖始出狱待罪,诏赦免。卒,年七十五。 陈宝箴
陈宝箴,
字右铭,江西义宁人。少负志节,诗文皆有法度,为曾国籓所器。以举人随父伟琳治乡团,御粤寇。已而走湖南,参易佩绅戎幕,军来凤、龙山间。石达开来犯,军饥疲,走永顺募粮,粮至不绝,守益坚,寇稍稍引去。 宝箴
之江西,为席宝田画策歼寇洪福瑱,事宁,叙知府,超授河北道。创致用精舍,遴选三州学子,延名师教之。迁浙 ……为关说,据以上闻,廉获谴。覆按史念祖被劾事,尽暴其任用非人状,念祖遂褫职。繇是有伉直声。湘俗故闇僿, 宝箴
思以一隅致富强,为东南倡,先后设电信,置小轮,建制造枪弹厂,又立保卫局、南学会、时务学堂。延梁启超主 ……练兵、筹款诸大端,上皆嘉纳,敕令持定见,毋为浮言动,并特旨褒励之。是时张之洞负盛名,司道咸屏息以伺。 宝箴
初绾鄂籓,遇事不合,独与争无私挠,之洞虽不怿,无如何也。久之,两人深相结,凡条上新政皆联衔,而鄂抚谭继洵反不与。

会康有为言事数见效。 宝箴
素慕曾、胡荐士,因上言杨锐、刘光第、谭嗣同、林旭佐新政。上方诏求通变才,遽擢京卿,参新政,于是四人上书论时事无顾忌。 宝箴
又言四人虽才,恐资望轻,视事过易,原得厚重大臣如之洞者领之。疏上而太后已出训政,诛四京卿,罪及举主, 宝箴
去官,其子主事三立亦革职,并毁湘学所著学约、界说、劄记、答问诸书。

初,宁乡已革道员周汉,以张揭帖攻西教为总督所治。 宝箴
至,汉复刊帖传布, 宝箴
令毁之,汉殴毁帖者, 宝箴
怒,下之狱。旧党恨次骨,然喜新之士,亦以此翕然称之。 宝箴
既去,诸所营构便于民者,虽效益已著,皆废毁无一存云。卒,年七十。

黄遵宪

黄遵宪,字公度,嘉应州 ……学日本章程,皆报可。又请试庶官,日番二十人,料简贞实,而汰其庸愚罢老不谙时务者,繇是廷臣益侧目。湖南 巡抚陈宝箴
图治甚急,中蜚语,深秀为剖辨之,上以特旨褒 宝箴,
宝箴
乃得行其志。

八月,政变,举朝惴惴,惧大诛至,独深秀抗疏请太后归政。方疏未上时,其子黻田苦口谏止, ……知县。之洞督两广,从赴粤。光绪十一年,举顺天乡试,考取内阁中书。

二十四年,之洞荐应经济特科。又以 陈宝箴
荐,与刘光第、谭嗣同、林旭并加四品卿,充军机章京,参新政。召见,锐面陈兴学、练兵为救亡策,称旨。七月 ……刘光第
刘光第,字裴村,四川富顺人。光绪九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治事精严,因谳狱忤长官​​,遂退而闭户勤学,绝迹不诣署。家素贫,而性廉介,非旧交,虽礼馈弗受。独与杨锐善。通周官、礼及大小戴礼记。其应召也,亦以 陈宝箴
荐,然非其素志,将具疏辞,川人官京朝者力劝之。一日,召见,力陈时危民困,外患日迫,亟宜虚怀图治,上称 ……谭嗣同(唐才常)
谭嗣同,字复生,湖南浏阳人。父继洵,湖北巡抚。嗣同少倜傥有大志,文为奇肆。其学以日新为主,视伦常旧说若无足措意者。继洵素谨饬,以是颇见恶。嗣同乃游新疆刘锦棠幕,以同知入赀为知府,铨江苏。 陈宝箴
抚湖南,嗣同还乡佐新政。梁启超倡办南学会,嗣同为之长。届会期,集者恒数百人,闻嗣同慷慨论时事,多感动
黄忠浩
黄忠浩,字泽生,湖南黔阳人。通经术,嗜读儒先性理书。以优贡生入赀为内阁中书。主沅州讲席,锐意地方利弊,建西路师范学堂,劝民植桑育蚕,尤颛志矿业 。陈宝
箴、赵尔巽先后抚湘,设矿局及公司,采平江金矿、常宁水口山铅矿,至今称厚利,皆其谋也。

光绪二十一年 ……总督张之洞一见重之,调领武靖营,驻洪山。二十三年,治军长沙,统毅字军,军故徵苗旧旅,日久窳敝,不可用 。宝
箴纳其议,别募威字新军,俾主之。二十六年,之洞檄募师勤王。二十八年,徙驻岳州,缉新堤土寇,平之。再入
    八月,迁居佘家胡同,云梦王璧人舍人宅也。笏山是时住吕祖阁(在顺城门内),刊落嗜好,研究经书、四子、先儒语录,殷殷与余商订。笏山自谓生平受益朋友,惟余第一;余实藉笏山为同志,益毅然而前。朝夕取宋、元、明诸大儒书,寻译浸灌,有疑相质,得味颇深;夙疾渐渐退矣。
    武宁罗惺四孝廉(亨奎)、义宁 陈右铭
孝廉 (第 13 页)
(宝箴)
因笏山,先后来订交;诸君皆有志士,非世之汨没于利禄者。
    比兰泉之子启铣来京,悯其孤贫,留住寓 …… (第 13 页)
    是月,苗、李两竖时来纠缠;马谷山等皆听鄙人商量,多方操纵,幸不亵体开

衅,然究未能制之也。
    成 「陈右铭」
、「四觉草堂记」、「周志甫哀辞」、「包孝肃画像跋尾」。 (第 21 页)
  十四年二月,调补陕甘总督。十五年九月,以监临乡试填榜红号错误,自行检举;得旨:交部议处。二十年正月,谕曰:『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:「本年予六旬庆辰,在廷臣工业经降旨加恩;因念各省文武大臣有久膺重寄、卓著勋劳者,允宜同膺懋赏。陕甘总督杨昌浚,著赏加太子太保衔」』。二十一年七月,回匪肇事;谕曰:『杨昌浚在甘有年,于回众情形岂不深悉!乃忽剿、忽抚,迄无定见;以致湟中、河狄遍地皆贼,实属措置乖方,受回愚弄!发给枪械转藉寇兵,亦属庸愦不职!杨昌浚著交部议处』。寻议革职;得旨:加恩改为革职留任。十月,奉旨开缺回籍。
  二十三年,卒。湖南 巡抚陈宝箴
奏闻,奉旨:『杨昌浚著开复革职留任处分,交部照例议恤』。寻赐祭葬。二十六年,陕甘总督魏光焘复据甘肃绅 (第 491 页)
  乙酉,中顺天乡举.丙戌,签分刑部.庚寅,以道员改官江南,委办水师学堂.辛巳,刘坤一督两江,委办宜昌盐局,往来鄂渚.时督部南皮张之洞、按察使新宁 陈宝箴
皆好士,名流毕集,时与文酒之会.甲午,日本搆衅,之洞移督两江,檄随节;详询江南应兴应革诸务,条陈甚寀 (第 302 页)
  密。台之存亡,视批约准否。存亡各有办法:购械陆续将到,无台不必运,有台则宜备战。全台盐务,北路收外来盐、中路领运南盐。南路购盐,皆在此时备一年之食,成本甚钜。无台则三路俱应停办,有台宜趁此时办理;过此风势不顺,运、购两穷。民变日起,抢劫盐馆、釐金衙署,假名字者不一而足;迁怒于官与洋人旗号,游勇屡抢劫英兵轮入口舢板,幸未伤人。各国洋人用水师在岸自卫,恐不免杀戮事。正气一泄,邪气全来;再迟时日,虽有台不可救药矣。批约是本月初八日,抑十四日?务乞密示消息,以便豫筹。(四月初九日)




   张之洞 陈宝箴
谭继洵德馨李秉衡唐景崧张联桂等致总署报日事各国商有办法电
  传闻十四日烟台换约,此举一定,实关大局 …… (第 293 页)
  前新嘉坡领事黄遵宪电云:『台既自主,亟宜杜彼藉口;似应即将唐抚军革职,一面告日以「台人背叛,巡抚为民劫留,现已将其革职;按约交割需时,现正设法劝谕」云云。一以明中朝守约之意,一以缓日本攻台之师。可否密商北洋言之政府』等因;由 陈藩司宝箴
转呈前来。文韶悉心查核,所论不为无见。惟「现正劝谕」云云,似未妥协;恐揽在身上也。是否可行?请钧裁 (第 322 页)
   许景澄电:俄欲借款与我备偿日费,英银行所商请缓定。
   唐景崧电:台之存亡,视批约准否;乞密示消息!
   张之洞、 陈宝箴
、潭继洵、德馨、李秉衡、唐景崧、张联桂等电:日事各国现正商办,若仓卒换约,必归咎我;乞审慎。
    (第 372 页)
  一、东征宜专设粮台也。师行粮随,古有明训。雍正暨乾隆间大军西征,尝以大学士、尚书等重臣专司粮饟,大学士黄廷桂、李侍尧、孙士毅均尝督理;及同治初收复新疆之役,亦尝以京卿袁保恒为后路。今东征之饟,始则李鸿章委之同乡私人胡燏棻,继则刘坤一虽更委 陈宝箴,
其职亦仅藩司;而转数千里呼应既恐不灵,且淮军右淮、湘军右湘,发放迟速亦不无畛域,前敌利钝所关甚重。相 (第 378 页)
  前新加坡领事黄遵宪电云:『台既自主,亟宜杜彼藉口,似应即将唐抚军革职;一面告倭,以台人背,巡抚为民劫留,现已将其革职。按约交割需时,现正设法劝谕云云。一以明中朝守约之意,一以缓日本攻台之师。可否密商北洋,言之政府』等因。由 陈藩司宝箴
转呈前来。文韶悉心查核,所论不为无见。惟现在劝谕云云,似未妥协;恐揽在身上也。是否可行?不敢壅蔽;谨 (第 420 页)